学校首页

    学院简介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5日     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文学院是2010年初学校学科重组新建立的二级学院。学院现有教职员工74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30博士含在读49硕士18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3人,省级学科带头人2人,校级学科带头人2人,学术带头人4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校级教学骨干4人。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917人,硕士研究生(含留学研究生)145人。

    学院下设系一部”,即汉语言文学系、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汉语国际教育系、图书馆学系和大学语文教学部重点发展建设两个核心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其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特色重点学科;汉语言文学为省级一流专业,省级示范性专业;文艺学为省级重点学科,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为国家民委重点学科。少数民族语言为国家级一流课程,“现代汉语”为省级精品课程,“苗语文”为省级重点课程。

    学院为中国语言文学学术硕士研究生、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中国语言文学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有文艺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民间文学等8个二级方向。

    近年来,学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中国语言文学在第轮评估中位列C—等次,为省级区域一流建设学科(2018年),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19年),汉语言文学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0)学院现有国家级平台“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省级平台“南方少数民族语言信息化实验室”、省级虚拟教研室“语言资源开发与利用课程群虚拟实验室”、省级创新团队“贵州民族大学少数民族戏剧研究省创新团队”,为学生的实践实习提供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平台。

    学院近三年来承担在研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3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3项,重大招标项目子项目2项,重点项目1项)、国家语委“语言保护工程项目16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课题3项、省长基金课题5项、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课题5项。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在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文学、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地方文献与文学研究、水书研究、彝文文献整理、傩戏傩文化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研究领域,有一定的研究积累,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