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李贤军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3日     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一、基本情况

    李贤军,男,苗族,1968年8月生,贵州务川县人,文学院教授。汉语国际教育系原主任,贵州民族大学“逻辑、文化与认知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贵州省逻辑学会副会长(第二届)、理事,贵州民族大学第一、二、三届、五届“教学骨干”,校级“教学名师”,贵阳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咨询团专家,贵州省语言文字专家库专家,《中国逻辑学家大辞典》入编人物。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和国际中文教育(专硕)方向硕士生导师。

    二、教育背景

    1993年7月,贵州民族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

    2008年7月至2010年3月期间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选派赴菲律宾侨中学院任华语教学督导

    三、工作简历

    1993年7月至1999年7月,贵州民族学院中文系任教;

    1999年7月至2010年3月,贵州民族学院民族文化学院任教(2008年7月至2010年3月间任菲律宾侨中学院华语教学督导);

    2010年3月至今   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任教。2016年12月至2020年12月任文学院党委副书记。

    四、学术职务与荣誉

    贵州民族大学“逻辑、文化与认知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贵州省逻辑学会副会长(第二届);

    贵州省逻辑学会理事;

    贵阳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咨询团专家。

    五、课程教学

    本科生课程: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形式逻辑、汉语综合(留学生)、汉语听力(留学生)、大学语文、汉语国际教育概论、汉语国际教育教学法、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专题、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等。

    硕士生课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现代汉语专题、修辞学专题、语用学(留学生、汉语语法学(留学生)、汉字文化学(留学生)、第二语言习得(留学生)、认知语言学。

    六、研究方向

    逻辑学、语言学和汉语国际教育

    七、科研项目

    项目名称

    项目编号

    项目来源

    项目类别

    项目经费

    立项时间

    承担任务

    逻辑方阵表记对象拓展研究

    12GZYB27

    省社科规划办

    专项任务

     

    2012年7月

    项目主持

    黄金矿业系统文化融合策略及认知发展研究

     

     

    横向课题

    5万

    202410

    项目主持

    东西部校企劳务合作发展的认知路径研究

     

     

    横向课题

    7

    2024年11

    项目主持

     

    七、著作出版

    《逻辑图表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

    九、论文发表

    1)关于两种复合命题推理的正名问题,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增刊。

    2)充要条件假言命题也可作二难推理的前提,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2期。

    3)复杂纯假言推理的逻辑形式及其有效判定, 西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增刊)。

    4)孔子的逻辑思想新探,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5)复合三段论的有效形式探析   西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增刊)

    6)逻辑方阵的普适性探讨,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7)审美联觉中的感觉转换探析,毕节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8)关于二难推理的几个理论问题,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9)立体逻辑三角阵探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中文核心期刊),2006年第11期。

    10)“人本”观点看班级管理的新模式,  《独立学院论坛》(论文集),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10月。

    11)关于建立立体逻辑方阵的构想,毕节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12)也谈复合命题之间的等值转换,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贵州民族学院院级科研课题)。

    13复合三段论的有效形式论纲,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14)永真公式形成系统初探,毕节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15)立体逻辑方阵再探,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16)也谈华语教学的原则定位,《华文教育》2008年第18卷第1、2期。

    17)华语教学过程中“两个主体”的定位问题,《华文教育》2009年第18卷第12期。

    18)华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管见,《华文教育》2009年第19卷第1期。

    19)华语语法教学的动态操练方法,《华文教育》2009年第19卷第2期。

    20)复合命题推理与立体逻辑方阵,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第9期。

    21)关于华语教学“有效性”问题的思考,大家(中文核心期刊),2010年11月。

    22)华语语法教学中的情境设计,《华文教育》2010年第19卷第12期、第20卷第1期、第20卷第2期。

    23) 逻辑方阵的历史发展和创新研究,贵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第6期。

    24)关于华文教育特殊性的若干问题,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第7期。

    25)复合式三段论基本形式及其应用探微,江汉论坛(中文核心期刊),2011年第10期

    26)复合逻辑方阵研究的新探索,毕节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27)逻辑方阵的建构体系研究,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28)对比分析理论与“二语”条件下汉语思维能力培养,语文建设(中文核心期刊),2012年第8期。

    29)华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管见,教育文化论坛,2012年第6期。

    30)“有效性”视域下华语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

    31)复合命题推理逻辑方阵类型研究,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

    32)逻辑方阵类型再探,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21年第6期。

    33) 逻辑方阵构建体系的三大转变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

    34比喻辞格视域下《孽子》的修辞文本建构管窥铜仁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

    35平移规则:逻辑方阵构建的内在机制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

    十、获奖与荣誉称号

    1)2002年12月1日、2005年6月、2007年7月、2013年分别获贵州民族大学第一、二、三届、五届教学骨干;

    2)200671日,贵州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评为“贵州省直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

    3)2007年7月31日在中国教育工会贵州省委员会组织的“我讲师德”演讲比赛中,演讲稿《绿叶对根的情意》获优秀演讲稿二等奖;

    4)2010年、2014年度校“优秀教师”;

    5)2011年6月13日评为校级“教学名师”。

    十一、学术交流

    1.2009年1月19-21日,第一届菲律宾华校高峰会议菲律宾·马尼拉

    2.200910月,菲律宾米沙鄢地区华文教育协会年会(学术讲座:菲律宾·米沙鄢);

    3.200911月,菲律宾棉兰老地区华文教育协会年会(学术讲座:菲律宾·棉兰老);

    4. 2009年12月18-20日第八届东南亚华文教育研讨会菲律宾·马尼拉);论文交流关于华语教学“有效性”若干问题的思考;

    5.20102月,菲律宾吕宋地区华文教育协会年会(学术讲座:菲律宾·吕宋);

    6.20102月,菲律宾大马尼拉地区华文教育协会年会(学术讲座:菲律宾·马尼拉);

    7. 2010年10月22-24日全国语言接触与语言关系学术研讨会

    8. 2011年12月,贵州省逻辑学会成立大会暨贵州省逻辑学会2011年会;

    9. 2012年11月3-4日中国逻辑学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

    10. 2012年11月贵州省逻辑学会2012年会

    11. 2013年11月29-30日贵州省逻辑学会2013年会

    12. 2014年10月17日--20日第六届全国认知科学会议

    13. 2014年11月14日-15日贵州省逻辑学会2014年会

    14. 2015年11月29日-30日第十六次中国逻辑史全国学术研讨会

    15. 2016年11月25日-26日贵州省逻辑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

    16. 2023年4月1日-2日贵州省逻辑学会第三届理事会换届文科背景下的逻辑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

     

    联系方式

    电子邮件:8068287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