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上午9点,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董上德教授应邀到贵州民族大学(十里河滩校区)行政楼第五会议室作“顾颉刚故事研究的典范意义”学术前沿讲座。本次讲座由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和贵州民族大学科研处联合主办。讲座由文学院副院长吴电雷教授主持。我院各专业研究生聆听此次讲座。
讲座现场
讲座开始,董上德教授先简单地回顾了顾颉刚的学术经历,然后从四个方面对顾颉刚故事研究的典范意义进行讲解。
首先,董上德教授从顾先生“看戏经验”与故事研究、《孟姜女故事的转变》与顾先生的研究思路两个方面为大家讲解。在这两个方面,他强调,无稽的故事有“无稽的法则”,研究生在选题上要选具有穿越时空意义的话题,要开展更多历史性考察的文体交叉研究。
董上德教授讲话
接着,董上德教授对“无稽的法则”与顾先生“心态史”进行举例解释。他以法国《蒙塔尤》为例,向同学们讲解了心态史的研究;通过意大利《奶酪与蛆虫》向同学们强调了细节研究的重要性。最后,董教授总结了顾颉刚故事的研究意义、典范意义,他说:顾颉刚故事的研究意义、典范意义在于现代人要学会读懂古人的故事,打通经学和史学、文学和史学的关系。
讲座结尾,董上德教授就故事研究与“讲好中国故事”的关系作了阐述,他强调要区别清楚史家叙事和民间叙事的不同点,希望大家在故事研究上要站在新时代的高度,充分了解中国民众的想象和期望。在全球化的今天,要发出中国声音,阐发中国价值,增强中国软实力,传统文化的力量不可小觑。至此,此次讲座圆满结束。
图/王晋
文/李萍
董上德教授简介
董上德,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市文史馆馆员。长期从事古代戏曲文献学史和小说史的研究和教学,主要是对中国古代小说史、戏曲史研究,尤重于对小说、戏曲互渗互动关系的研究。
主要著作:
《元曲精品》,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
《全元戏曲》(主要参与者),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古代戏曲小说叙事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主要论文:
《<全元戏曲>前言》(论文),《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中华书局),1993年9月;
《论古代雅、俗文学的互补与交融》论文,《中山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论元杂剧的文体特点》,(论文)戏曲艺术,1998年第3期;
《关剧神髓臆说》(论文),《中山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
《从(孽海花)看曾朴》的小说观,《中国近代文学与海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澳门近代文学会1999年;
《论<醉翁谈录>的性质与旨趣》,《中山人文学术论丛》第三辑,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