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还能成为志业吗?
9月29日,一场以“文学还能成为志业吗”为主题的学术交流在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此次交流活动特邀《花城》杂志副编审、编辑部主任许泽红;《十月》杂志优秀编辑、北京老舍文学院合同制作家、诗人蒋在作为主讲嘉宾,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王辰龙主持,讲座吸引了众多师生前来参与,共同探讨文学的价值与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交流活动开始,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吴电雷致辞,对莅临现场的嘉宾表示了热烈欢迎,感谢他们对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的大力支持,希望在今后能有更多有经验、有能力的文学创作者、相关从业者参与到高校文学创作交流活动中来,既为大家带来一线的信息,又将文学教育带入鲜活的现场,拓展师生视野;从而在更高层面上帮助、激励高校学生进行文学创作。
吴电雷作开场致辞
交流活动中,身兼学者和诗人身份的王辰龙紧扣主题,结合嘉宾的专业特长,抓住每个空档抛出一系列问题:“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何为将文学当作一种志业?”“不同年龄代际的写作者对待文学志业的态度有没有区别?” “老牌文学期刊如何应对短视频时代带来的挑战和风险?”“作为一位文学编辑如何向作家们约稿和退稿?”
作为一名优秀的杂志编辑、图书编辑,许泽红不仅责编刊发过王蒙、王安忆、苏童、叶兆言等当代名家的重要作品,还编辑出版了国家出版基金图书“蓝色东欧”系列译丛等各类重点图书百余种,责编作品多次登上权威榜单,曾获全国文学报刊联盟奖·新锐编辑奖、 “广东优秀期刊工作者”等荣誉奖项。她在对谈中表示,以文学为志业,就是将文学创作作为自己的志向和事业。这是一个很有挑战和风险的事,对大多数人而言,应该先解决自身的温饱问题再探讨写作的事情。新老作家在文学创作上的相同点更多。不论是新作家,还是老作家,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是相同的,在文学创作上的积极性也是相似的。他们的大多数创作都会围绕着自身的生活经历进行,有自己的原型。我们每个人都处在短视频自媒体时代,因此我们更需要去和短视频接触,去顺应当今时代发展的趋势,从而推动文学创作、文学传播不断繁荣进步。大家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文学编辑,首先要有过人的胆量,敢于主动地与作家们沟通交流,进行约稿,同时对于未达到发稿要求的文学作品,也要给予作者本人一定的安慰,以此鼓励他们继续进行文学创作。
许泽红现场解答问题
蒋在首先是一位诗人、作家,从14岁作品首登《山花》开始,作品先后发表于《人民文学》《十月》《当代》《钟山》等杂志。出版小说《街区那头》《飞往温哥华》,诗集《又一个春天》。曾获“山花文学双年奖”新人奖、“钟山之星”文学奖、西湖新锐文学奖等,留学归来后成为《十月》杂志编辑,作为责编推出了刘亮程获茅盾文学奖的《本巴》,这种双重身份更为大家带来一种文学的现场感。她指出:“现在的每个年轻人都具有很大的生命可能性,这一生命可能性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减少。所以,趁着我们还年轻更应该尝试未知的事物,从中感受、体会,最后将它们放进我们的文学作品当中。将文学作为自己的志业,是一件令人佩服的事情,这也意味着需要作家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中。最后,成为一名合格的文学编辑,其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一名编辑需要有强大的社交能力,积极与作家们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并鼓励他们坚持文学创作。同时,也需要自己具备勤奋实干的品质。”
蒋在现场解答问题
在最后的互动环节里,听众们与主讲人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大家就文学创作的困境、如何合适地投稿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嘉宾们耐心地解答了每一个问题,并鼓励大家在生活中保持对文学的热爱,积极探索文学的无限可能。
互动现场
交流活动最后由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张思源副教授进行了学术总结,他认为此次活动为文学爱好者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交流平台,通过身处文学前沿的嘉宾的思想碰撞和经验分享,不仅把大家从抽象的课堂带进鲜活的文学现场,也为我们重新审视文学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相信在未来,文学依然会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更多的人将其作为志业,为人类的精神世界增添更加绚丽的色彩。
嘉宾与部分师生合照
文:罗翔
图:龙元嵩
一审:赵晋
二审:匡尔峰
三审:吴电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