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第一次党代会以来,文学院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建引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知识创新、文明传承、社会服务功能,突出教育教学中心任务,以问题为导向,着力营造良好教学科研环境,为学院学科建设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学科建设取得一系列好成绩。
1、学科建设逐年上台阶。学院围绕特色和优势,不断凝练和优化“民族性、地域性和应用性”的学科定位,以此为中心,深入开展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建设工作,语言学、文学两大类学科的建设协同发展、稳步推进。通过几代人多年的能力,文学院的特色重点学科、重点学科的建设实现新突破。2016年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C-的等次,进入国家级优势学科建设的行列;2018年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顺利通过国家的合格评估验收;同年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进入第二批省级区域一流建设学科行列;2019年省级特色重点学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目前中国语言文学正对照国家博士点建设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找差距、补短板,朝着更高的建设目标迈进。
2、师资队伍的建设显现活力。教风建设得到加强,注重教师学术精神的培育,调动教学科研的积极性。教师在参与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申报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撰写教学改革论文,参加各种教学竞赛方面成绩突出。这些年针对教师队伍整体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高;“双高”层次人才数量严重不足,缺乏核心的学科学术带头人;专业方向队伍的配备不平衡,部分专业教师短缺、存在断层现象;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低;队伍基本能满足学科教学的需要,但不能满足建设高水平学科发展的需要的实际。学院统筹规划,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力度,师资队伍建设获得新突破,2015年以来共引进博士人才17人,学科队伍整体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知识结构明显改善,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创新研究团队建设持续加强。“贵州区域文化与地方文学”、“贵州民族民间文艺学”、“贵州民族语言与汉语方言”三个创新研究团队基本建成,基本做到“团队有方向,人人有课题,个个是专家”,推出一批新成果。
3、科学研究的能力持续增强。注重科学研究一直是文学院的优良传统,在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带领下,文学院的学术环境和学术氛围十分浓重,科研工作迈上新台阶,每年均有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立项。目前在研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0项,省部级项目26项,其他横向项目近20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类别包括重大招标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外译项目、后期资助项目、西部项目、艺术基金项目等,一些结项成果获得优秀等次。近年来,教师的论文在A刊B刊,学术著作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产出了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显示出学科队伍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科学研究能力。
4、人才培养的质量稳步提高。以学生为本,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支持学生读书会、文学社等社团的工作;开展各类主题演讲、征文、知识竞赛、传统文化知识大赛活动,推动学院学风建设。开展“研究生学术例会”,促进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经常性交流,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水平。这些年文学院的党建和学生工作连年获得好成绩:2015年文学院党委荣获贵州省高等学校“五好基层党组织”;2016年文学院本科二支部被省委教育工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2017年文学院本科第一支部被省委教育工委授予“五好基层党组织”,2018年7月荣获学校党委表彰;2019年5月文学院团委被共青团中央授予2018年度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良好的学习氛围成就良好的班风学风,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本科生考研率和研究生升学率逐年提高。
5、社会服务的能力不断增强 发挥专业和人才资源优势,承担贵州省高考少数民族类别招生和职称评审中的民族语言能力等级测试和认定工作,是这些年承担的最重要的社会服务。2012年以来,贵州省高考少数民族预科招生、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招生执行民族语言资格录取制度,文学院受省招生考试院的委托一直承担全省少数民族民族高考考生的民族语言测试任务。高考招生民族语言口语测试涉及到苗语(三大方言)、布依语、侗语、彝语、水语、瑶语;社会人员民族语言等级测试除了这6个语种外,还有壮语、仡佬语和畲语、毛南语。参加测试的人员从最初不到千人,2018突破万人,2019年达到12300余人,2020年达到13046人。除了高考民语口试外,2016年以来,文学院还承担了全省的少数民族语言等级测试工作,测试语言达到10种,累计人数8000余人。通过这些社会服务工作的开展,提升了文学院的社会服务能力,也扩大了贵州民族大学的对外影响。
文学院
2020年8月29日